风险管理
方针及基本理念
为确保稳健经营,保持和提升企业价值,双日集团将以业务执行过程中可能引发意外损失的各类事件、以及可能导致双日集团发生净资产损失的各种潜在风险为对象,对其进行识别和分类。同时还将对新的业务及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应的体制,加以妥善管理。
体制
从全集团层面的风险管理来看,双日集团内部设有社长领导的业务执行机构——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长一职由CFO担任。该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包括:识别业务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研究新的业务及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完善相应体制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监测研究制定改善措施以及对主管部门下达指示。该委员会每季度都会向经营会议和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工作的进展和改进情况及监测结果。董事会则通过对风险管理中重要事项的讨论和定期报告,对风险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并对风险管理体制和流程的实效性进行评估。
在风险管理运营方面,集团会通过重要性评估对主要风险进行定期复核,目前已确定了12项主要风险。为每项风险指定一名风险管理负责人,并根据风险的特点制定“风险管理运营方针及运营计划”。此外,还设立了内部委员会,作为社长领导下的业务执行机构,以横向推动需跨部门解决的经营课题。各委员会根据风险的特点进行讨论并加以应对,还成立了研究分部委员会,围绕特定课题的实际操作及应对横向跨部门的研究和讨论。
12项主要风险及各委员会等
- 市场风险 (汇率、利率、商品价格、上市有价证券的价格)
- 信用风险
- 业务投资风险
- 国家风险
- 资金筹措风险
- 环境/社会(人权)风险
- 合规风险
- 法务风险
- 系统/信息安全风险
- 灾害等风险
- 通过网站/SNS传播企业信息的相关风险
- 质量相关风险
委员会等 | 委员长等 |
---|---|
内部控制委员会 | 代表董事副社长执行董事 CFO |
合规委员会 | 执行董事 CCO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 代表董事社长 CEO |
安全保障贸易管理委员会 | 代表董事副社长执行董事 |
数字化转型推进委员会 | 代表董事社长 CEO |
品质管理委员会 | 常务执行董事 |
信息与IT系统安全委员会 | 副社长执行董事 CISO |
业务连续性管理研究分部委员会 | 常务执行董事 |
披露研究分部委员会 | 执行董事 |
具体举措
双日集团的风险管理是依据《风险管理基本规程》对风险进行分类和定义,并根据各种风险的不同性质进行管理。其中,对于可量化的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业务风险、国家风险),每季度会对其风险量(风险资产)进行测量。此外,对于难以量化的风险项目(资金筹措风险、环境/社会(人权)风险、合规风险、法务风险、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灾害,通过网站/SNS传播企业信息的相关风险以及质量相关风险),与可量化风险同样,对每项风险指定一名风险管理负责人。该负责人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运营方针及运营计划”;每季度向内部控制委员会、经营会议及董事会报告工作进度;如果在此期间发现新的风险,将通过确认风险内容、管理体制及应对情况,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验证。
在中期经营计划2023中,除加强三道防线(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第一道防线:营业本部;第二道防线:公司各职能部门;第三道防线:监察部)中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风险管理能力外,还加强了对新业务领域发展规划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的应对。
具体来看,我们对集团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以更细致、更全面地了解各种风险。同时还明确了各类风险第二道防线的责任部门,分别对各类风险进行重要性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此外,除针对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的BtoC业务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外,还加强了对新业务领域风险的应对。
风险项目明细
类别 | 应对情况 |
可量化的风险 | |
市场风险 |
|
信用风险 |
|
业务投资风险 |
|
国家风险 |
|
难以量化的风险 | |
资金筹措风险 |
|
环境/社会(人权)风险 |
|
合规风险及法务风险 |
|
系统/信息安全风险 |
|
灾害等风险 |
|
通过网站/SNS传播企业信息的相关风险 |
|
质量相关风险 |
|
风险测量与控制
进行风险测量的目的在于,基于以下两点认知的基础上对安全性和收益性这两大要素进行管理:①将风险资产量化并将其控制在公司能力(=自有资本)的范围内进行经营,②获得与风险相匹配的最大收益。风险资产的计量每季度实施一次,除向董事会和经营会议报告外,还会将增减原因的分析结果反馈给各营业部,用于日常风险管理。我们提出了“将风险资产与自有资本的比率控制在1倍以内”的目标,自2009年度以来,该比率始终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在当前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各国政府正在努力通过接种疫苗等防疫措施以及持续的财政金融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面对上述业务环境的变化,我们进行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其中在计算风险资产时,加入了股票、汇率的波动因素和国家评级等因素,并确认即使在压力环境下,我们的风险资产也依然能够控制在自有资本的1倍以内。此外,作为尾部风险的应对措施,我们针对主要业务设定了压力场景,并针对产生压力时对投资组合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投融资项目
投融资项目由投融资审议会负责审议,其主席和审议成员均由社长任命。为了能够在可视化的前提下进行风险分析,除基本场景外,我们同时也针对下行场景进行了验证,并以此来判断投资的可行性。具体措施包括:对包括现金流计划在内的整个业务计划进行详细审核,对业务可行性进行评估,并设定内部收益率(IRR)下限,由此筛选出能够提升集团股东价值且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项目。公司各职能部门也会从各自专业的角度事先进行审议。
在已经投资的业务公司的经营中,进一步寻求“双日获得的价值”和“回馈社会的价值”这“两大价值”的最大化。加强业务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努力提高业务价值。对于已完成投资的项目,我们会在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进行全方面的流程管理(包括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判断是否将业务持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为能够及时发现已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股东价值的提升以及最大限度减少撤资和整顿所产生的损失,我们制定了监测和撤资标准,一旦产生的收益与风险不成比例,就要及时撤资。
风险管理培训
要想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制定规则,还必须将风险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深处。在内部培训方面,我们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让员工学习和掌握相关规则;利用实际发生的失败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培训;围绕国家风险的降低及防范措施进行相关培训;就库存贸易等存在市场风险的防范或缓解措施进行相关培训等。从年轻员工到管理人员,我们针对各级别人员开展相应培训。培训内容是在总结了一线员工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并且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我们还定期邀请外部讲师举办政治和经济形势等主题的讲座,以帮助业务人员培养灵活应对业务环境变化的能力。此外,我们也邀请营业部门以及海外分支机构的员工到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学习,促进总部风险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从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渗透。